当代吴氏
标题:
高尔基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的前后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3-1-15 00:15
标题:
高尔基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的前后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之后,取得胜利,列宁党布尔什维克宣布成立“工农临时政府”,要求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大多数左派政党同意。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12至15日在彼得堡进行,25日大致的得票结果:布尔什维克获得23.9%的选票,在703个席位中,只获得163席,远远低于社会革命党所获40%的选票。一个多月后,1917年12月20日,列宁党布尔什维克由时年40岁的波兰人捷尔任斯基建立契卡(克格勃的前身)。
契卡成立两周后,立宪会议于1918年1月5日(俄历,公历为1918年1月18日)召开。立宪会议召开前,最终结果揭晓为:在总共707个席位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75席,占 24.7%,只略高于最初结果。而社会革命党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会革命党占40席),达到了60%;孟什维克16席,宪政民主党17席,各民族政党86席,其余几个席位属于几个小组织。
在列宁党布尔什维克在掌权执政的情况下,列宁党仍以败选告终,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议席,即使加上与布尔什维克结盟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列宁方面也只占有30%的议席,社会革命党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经明显过半。
布尔什维克不愿接受败选的结局,会议当天,1918年1月5日(俄历,公历为1918年1月18日),列宁政府在彼得格勒戒严,并调集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进入彼得堡,强制解散了立宪会议。工人游行示威抗议解散立宪会议,而布尔什维克军人向和平的游行的工人队伍开枪射击。向来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作家高尔基,愤然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1月9日,指的是俄历1905年1月9日<公历1905年1月22日 星期日>俄国沙皇屠杀工人,史称流血星期日),指责列宁党布尔什维克“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之奋斗的梦想”。
十天后,1918年1月15日(俄历,公历为1918年1月28日),布尔什维克宣布军队脱离国家化,专属列宁党。1918年3月10日首都由彼得堡迁入莫斯科。1918年7月17日凌晨2点,时年五十岁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11口(沙皇夫妇、1子4女、4个随从)被苏俄行刑队在俄罗斯乌拉尔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叶卡捷琳堡杀害。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演讲后刚要踏上汽车,社会革命党女党员卡普兰(乌克兰犹太人)用勃朗宁手枪在三步远的近距离向列宁开枪,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列宁因这发子弹流了很多血,好在动脉没有受伤,性命无忧。列宁第二天就大体恢复正常,还能和医生们开玩笑。卡普兰在刺杀列宁被逮捕后三天,就遭到了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