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安徽潜山 天柱山九井河 天祚宫遗址旁的神秘洞穴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2-6-10 08:17
标题:
安徽潜山 天柱山九井河 天祚宫遗址旁的神秘洞穴
安徽潜山 天柱山九井河风景区 江家畈 天祚宫遗址旁的神秘洞穴
在天柱山九井河景区,有一条落差约550米的河流,因为瀑布常年的冲刷,在坚硬的花岗岩河床上冲击形成一个个深潭,大的深潭共有九个,所以称为九井河。在九井河的四井地段的东北方向的山坳里,有一座古代的建筑遗址,叫做天祚宫,这里距离九井河的直线距离约有300米,距离四井直线距离约400米。
天祚宫于宋朝初期创建,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曾遣使于此,献金龙玉简,以祈雨求福。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道士陈若清居此,道风大振。崇宁间(公元1102~1106年),徽宗诏赐凝神殿侍宸,赐改天祚宫为天休观。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又赐钱鼎建天休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徽宗又为天休观书天祚宫。宋末毁于兵火,唯石门尚存。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地群众“农业学大寨”,拆石门楼及残垣砖石修建梯田。目前,仅存遗址,天祚宫遗址面积10余亩。
在天祚宫遗址东面的崖脚处,即天祚宫正下方直线距离约800至1000米处,有用条石砌成的一米见方的洞口,这个洞口仅仅比河床高5米,洞穴是一个人工建造出来的遗址,呈东西走向。这就是天柱山的神秘洞穴。
此处距离潜山的三祖寺约四公里,在三祖寺的西北方向,距离天柱山主峰约八公里,在天柱山主峰的东南方向。
天柱山九井河风景区的江家畈村,因为此地姓江的村民居多,所以称为江家畈。从江家畈沿着田间小路步行3里路,即可到达神秘洞穴之处。洞穴位于四井东边靠近河谷的山坎上,埋于山体内,过去因修建农田而发现了洞口。这个洞穴的洞口不大,外界根本发现不了。
对于这个洞穴的第一次探索,是在1970年代,在当时这里文物管理所的所长的带领下,村民们前往洞中探查,由民兵营长拿着枪在最前方开路,剩下的人在后面同行,但是当他们走了20米后,发现洞内被各种泥沙堵住了,留下的洞口人根本进不去,没有办法之能放弃探索,不过根据当时所长的回忆,他说看到里面有什么漂浮物,怀疑是排水涵洞。而十年后,1980年代,人们对于这里进行了第二次探查,这次调来了发电机,枪支和保护性的专业用具,走在最前的探查人员是拿着探照灯进去的,发现洞里面全是烟雾,依旧是在20米处被塌下来的各种石块泥沙堵住了去路,最后又不得不折返。
十三年前,2009年6月5日,天柱山管委会有关部门与潜山县博物馆召开会议,初步拟定神秘洞穴探秘方案。6月6日,天柱山管委会、潜山县博物馆一行10人前往神秘洞穴所在地——天柱山镇风景村江畈村民组进行实地勘察。这是对“神秘洞穴”的第三次探查。
潜山县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吕君与李姓工作人员共两人,带着手电筒与卷尺,进入洞内20余米。
洞内地面是由大石板铺筑,经测量,石板每块长约1.5米,宽约80厘米,厚约25厘米(不含被掩埋部分),洞口宽1.2米,高0.9米;洞口盖石长1.7米,宽1.24米,内榫1.00米。洞内约10米处的石壁两侧有类似壁龛之类的凹陷,再往前行,洞高低于0.9米,需要匍匐前进。前进5米后,洞的上方石壁呈拱形,洞底出现淤积泥沙,用手挖沙一尺左右仍不见底,前面的洞穴向左下方弯道延伸,并且有积水,无法前行,两人只得返回洞口。
报当时报道,现年(2009年)80岁高龄的江海洲老人回忆,1944年前后,他在神秘洞穴上方1000米处的纸厂做帮工时,有一天有一两百人的游击队员遭到国民党追击,情形非常危险,他亲眼见到游击队队员全部藏进了山洞,可以想象该洞面积之大。现年(2009年)78岁、曾任风景村龙井村民组组长江储应也回忆说,“1971年,当时自己40岁,利用县里送电影下乡发电机发电的便利,我曾持电灯泡进入洞内,发现石壁上有壁龛,进入洞内30米,有泥沙淤积和雾气弥漫,只得返回。”
潜山县博物馆馆长李丁生说,“根据我20年文物考古经验,像这样建造规整的洞穴在潜山县迄今尚属首例,洞上方拱形缺口、两侧的凹陷以及地面的石坑,有古代墓道的迹象,可能是墓室通道的天井、放置灯盏以及地坑,而且洞内弯道又是朝着三个山头的中间一座山的方向,契合古代墓葬选址的要求。”该洞穴可能是汉代至宋代之间某一贵族的墓葬的墓道。不过,按常理来说,古人为防止盗墓,在墓葬完工之后,是会将墓道封堵,并且将墓道口加以掩饰,不让人们轻易发现墓道口的位置。
潜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继续考察,需要当地文物部门提出申请,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发掘,并面向社会招募探洞专业队和探洞志愿者。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