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从宗国岭塆走出来的将军 - 吴兆麟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2-5-2 22:28
标题: 从宗国岭塆走出来的将军 - 吴兆麟
本帖最后由 崇让堂 于 2022-5-2 22:31 编辑


从宗国岭塆走出来的将军 - 吴兆麟
寒溪幽兰

在湖北鄂州葛店岳陂村南部,有一个塆子掩映在绿树丛中,塆子均朝南向,虽然它没有大家闺秀般的雍容华丽,却如小家碧玉似的温婉清丽,是最宜于居住可人可心的塆落,它就是宗国岭塆。

宗国岭塆不大,却是屏退繁华的宁静之所,村民们淳朴如田里禾苗,又心雅如荷塘莲花。晚晴时期,这里只有20多户人家,塆前的池塘,塆后的树林,四周的庄稼,构成一幅田园美景;塆子里鸡鸣犬吠,孩子们嬉戏玩耍,让这小小的村落热闹生动,吴、姜、范、袁、蔡、刘六家不同的姓氏,和睦地居住在一起。

公元1882年,吴姓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吴兆麟,字畏三,号宽员,谱名锡敏。他的始祖吴万钟从江西迁到吴家畈,到六世祖吴景美又从吴家畈迁到王家岭,到了十一世祖吴朝柱又从王家岭迁至宗国岭。吴朝柱是吴姓在宗国岭塆的始祖,历十一代。

吴兆麟的父亲虽务农,但是他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吴兆麟到了学龄就被送进私塾念书,吴兆麟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十六岁那年,立志报国的吴兆麟到武昌工程营当兵,第二年考入随营学堂,在将校讲习所学习。1900年考入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05年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日知会”是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由刘静庵、曹亚伯等发起的一个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团体,1906年2月“日知会”在武昌正式成立,以利用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所设的日知会阅报室而得名。受进步思想影响,吴兆麟很快成为“日知会”的干事和工程营的代表。

胸怀革命志向的吴兆麟积极为“日知会”收会费,募捐款,为宣传革命思想,他秘密印刷《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宣传品。《猛回头》和《警世钟》等是陈天华的著作。陈天华(1875-1905年),湖南新化人,近代民主革命宣传家,著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书。1903年他留学日本,进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科。拒俄运动期间,曾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并以“运动员”的身份归国。1904年与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积极参加谋划反清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到日本,1905年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有着“革命党之大文豪”美誉的陈天华,在他的著作中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国土的阴谋,痛恨清政府的软弱卖国的无耻行径,他号召中华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抗击外国列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一个新的制度。1905年12月8日,年仅30岁的陈天华为唤醒中华同胞,留下一封《绝命书》在日本蹈海自杀,年仅30岁。他的殉国反清引起同胞震动,他的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吴兆麟便是积极传播革命的积极分子之一。

1906年,吴兆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北参谋学堂,参加彰德、太湖两次秋操。他编的《秋操纪事》、《战术实施》、《参谋》、《旅行兵术》等书,这些书被印刷发给各军参阅。19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工程第八营任左队队官。回来后,他积极在各营秘密发展革命力量。辛亥武昌起义之夜,即1911年10月10 日夜,当手举义旗的工程八营士兵抢占守望台军械库后,发现没有行动指挥官。

由于起义者大部分属于士兵和下级军官,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于事情的看法存在片面性(这是重点)。他们主张“排满杀官”,又加上起义计划已经提前泄露,而他们的组织者,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主要领导人全不在现场,白天在汉口宝善里14号机关里(俄租界)孙武试装炸药,不慎引起爆炸,他被炸伤,爆炸声引来了俄国巡捕,并进行大搜查,结果被捕的人被俄国巡捕引渡到江汉关道署,转押到总督衙门。搜去的起义用的旗帜、文告、符号、印信也被移送到督署。因情况紧急,所以义军决定提前起义。晚上武昌小朝街85号总指挥部又暴露了,刘复基、彭楚藩和杨洪胜被清军逮捕,当夜牺牲,孙武炸伤后在医院,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在逃,刘英在外县。起义的场面瞬间陷入混乱。而就在此刻,“日知会”的理事、在士兵之中的口碑不错的吴兆麟得到士兵的一致拥戴,作为左队队长的吴兆麟,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出任起义的总指挥。

于是在吴兆麟的命令下,他们做出了部署:

兵分两路攻占督署,消灭宪兵队,固守楚望台军械库,夺取中和门的控制权并且策应并掩护炮队入城,破坏敌人交通和通信系统。而又因为吴兆麟本人对炮战战术颇有研究,于是他便利用大炮射程远杀伤力强的特点,向衙门守军展开了猛烈的炮轰,不久,天降小雨,全城断电一片漆黑,义军的炮兵大炮的命中率不高,士兵也开始犹豫不前,无法前进。此时,吴兆麟接到噩耗,他的母亲闻悉变故,惊恐而卒。吴兆麟眼含热泪,嘱咐家人办妥母亲事宜,他精心安排进攻方案

第一路指挥邝杰擅自率队返回指挥所,吴兆麟大怒下令处决擅自离开作战目标的邝,众人合力求情才使得邝杰免除一死。而后吴兆麟以这件事为引子,下令通告全军引以为戒,并且告知大家起义的局势,号召大家在天亮之前消灭清军。随后又挑选百余名士兵亲自率军攻打衙门。在猛烈攻占之下,守军仓皇逃窜,革命军攻下了督署,起义宣告成功。

湖北各界代表共同推举吴兆麟作为全省都督,而吴因为自己年少资历尚浅,坚持不就。11日中午吴兆麟带兵百余名护送黎元洪前往咨议局,在会上他提议公举黎元洪任都督,汤化龙任民政总长。继而成立谋略处作为决策机构,吴兆麟被推举为谋略处成员。而黎元洪仍不肯就职,于是被软禁在军政府中。

十月中下旬清政府派兵南下,围剿镇压武昌革命。而吴兆麟与各首领一道指挥汉口保卫战,与清军开始殊死搏斗。而黎元洪却在此时掉了链子,他携带都督大印逃到葛店,武昌危在旦夕。吴兆林毅然出任民军总司令,力撑危局。随后用巧计促成停战协议,武昌得以为转危为安。

革命军占领汉口汉阳后,吴兆麟辞去总指挥职务,就任军政府参谋部副部长,不久就升为部长。革命军扩建,编步兵为八协,吴兆麟任第一协统领。武汉又划分四个防守区域,吴兆麟负责第一区,防守汉阳。

不久,汉口失守,汉阳也失守。都督府参谋长杨开甲弃职而去,吴兆麟又继任参谋长,与战时总司令蒋翊武团结一心,共筹武昌防守事宜。12月6日,清军宣布停战议和,蒋翊武辞去总司令职务。但是袁世凯却在暗中调兵遣将,灾此形势下,吴兆麟出任战时总司令,重新调整部署武昌防区,他命令革命军要严加防守,保住武昌。

1912年元月上旬,革命军和清政府的和谈破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海、陆军大元帅,他准备组织北伐,吴兆麟被任命为北伐第一军总司令。随即,吴兆麟又调任为大元帅府参谋总长。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吴兆麟等首义军官被调往北京任职,9月,他被晋升为陆军上将衔,勋二位,并先后颁予大绶嘉禾章、文虎章,列名将军府将军。

吴兆麟将军以他的机智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过人的胆识策略,为推翻几千年的帝制,为民国的成立立下了伟大的功勋。

因不满袁世凯所作所为,又深知黎元洪没有大的作为,失望之中吴兆麟辞职返乡,投身社会福利事业。1922年秋,武昌辛亥首义同志会成立,吴兆麟被理事会推举为主席,他拿出全部退役俸薪,倡修武昌首义公园,扶助武昌首义同志会,赈济武昌首义烈士遗孤,并筹集经费补助起义中的残疾军人。吴兆麟还为民兴修水利,1922年湖北都督萧耀南、省长肖寿康委吴兆麟总理樊口堤闸。

吴兆麟接任后,深入实地考察,召集四县六属堤绅,总结历来失败教训,然后实施他的举措。吴兆麟将他的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堵十二湖口,培四十五里长堤,建长七十丈、宽六十丈的横坝。第二步,为开南北月河,建南北两闸(即民信、民生二闸)。第三步,为浚十二湖口,疏当地支港,开高地塘堰,架月河桥梁。吴兆麟在他任职期间恪尽职守,风餐露宿,不辞劳苦,与堤工们战斗在一起达三年多的时间,其间他还对粑铺大堤和其他堤段的培修。

粑铺大堤成堤于公元1644年左右,它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上距武汉市城区40公里,下距鄂州市城区5公里。上起夹山铺,下抵雷山脚,堤线净长17.049公里,护卫着鄂州市、武汉市武昌县及左岭镇、黄石市大冶县等计46个乡镇(场)。粑铺大堤防护人口100多万,耕地面积130多万,养殖面积50多万。各种铁矿、工厂等,还有铁路、公路、城际等都依赖它的防护,深知其重要性,吴兆麟亲自督修粑铺大堤。

按照吴兆麟的计划,第一部工程就是堵樊口坝,截断长港,使江水不能倒灌梁子湖,同时堵塞各湖通向长港的通道,堵塞这些沟口的目的是便于大坝的施工。樊口坝于1921年冬动工,第二年竣工。土坝长约120公尺,上宽约120公尺,坝最高处约18公尺,坝顶高于最高洪水约2公尺。

民信闸于1924年动工兴建,1926年基本完成。大闸的设计者为德国工程师姚克尔,承包施工为汉口的君益公司,公司经理为谭福星。民信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敞式,每空宽7米,高14.6米,闸墩4个,排水流量为337立方米每秒。民信闸是硚闸合一工程,桥面高程21.67米,桥面宽10.4米,包括两边人行道各2.2米。

民生闸位于樊口西北薛家沟与长港交汇处,与民信闸同年动工,1925年完成。民生闸是与民信闸、樊口坝工程统一筹划建设的。民生闸闸型为钢筋混凝土拱形,孔宽4米,高4.9米,闸身长29米,闸门为单开门式,木板拼接而成,利用水力自行启闭,闸门尺寸4米X5米,闸底高程13.26米,通过流量21.31立方米每秒。

原来计划在民信闸建成后要完成第三项工程,即疏通12湖口,架月河长桥,因为政局的变化,吴兆麟去职而搁浅。

吴兆麟亲力亲为,历时三载,先后修筑了樊口大堤、沿江大堤,开凿月河,筑王唐黄堤,兴建民信、民生二座大闸,解除了周边七县一洲的水患,保证了千倾良田的丰收,人民得以安居乐业。1924年康有为参观堤闸建设时,亲自书写“为民兴利”横匾赠给吴兆麟,对他的行为大为赞赏。

抗日战争开始后,因身体原因,吴兆麟将军没有向后方撤离,困居于沦陷后的武汉。因为拒绝日方给予伪政府的高官厚禄,被日方软禁起来。国破山河在,他日夜忧国忧民、身心交瘁,1942年10月17日病逝于汉口,1947年公葬于武汉卓刀泉。

为纪念吴兆麟将军受命于危难之时,改写中国历史,造福民众的事迹,1988年10月,吴兆麟将军纪念馆在鄂州竣工。纪念馆占地5亩,院子中塑有吴兆麟将军的半身像,将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洋澜湖面,院子里绿树繁茂,空气中氤氲着桂花的香气,高低错落的树木和花卉给纪念馆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栋两层的欧式楼房,外墙上爬满了绿色植被,使这座楼房更加庄重神秘。纪念馆的门匾上是程思远题的额匾“吴兆麟将军纪念馆”,上方悬挂着辛亥革命十八星军旗,庄重肃穆。

馆内,展有吴兆麟将军的生平事迹的一些图片,通过这些珍贵的图片,人们知道鄂州有这么一位为革命奋斗、为百姓奔走的将军,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写出人间的大爱。馆内还悬挂着一些名人为吴兆麟题字,如康有为的“为民兴利”,孙科的“遗爱在人”,蒋中正的“忠霛千禩”、首义元勋居正的“策勋首义,功高吾鄂,急流勇退,得大解脱”等,从这些名人为吴兆麟题写的真迹里,可以读到吴兆麟既是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又是一位为民兴利、胸襟宽阔的时代英雄。

宗国岭塆,虽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但是那片沃土却培养出了一个爱国爱民的将军,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坚毅的革命胆略、精诚为国的胸怀、高风亮节的节操深深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他的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史册,让后人景仰追怀。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