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红色记忆 之 革命经验 与 革命经费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2-3-20 19:28
标题: 红色记忆 之 革命经验 与 革命经费


俄国革命党在地下状态的“经费”问题和“资金来源”问题在苏共党史中一直讳莫如深。而中国革命党的经费来源比较明确。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此时的檀香山为夏威夷王国首府,不属于美国。到1898年,夏威夷才归属美国)。兴中会在会员与华侨中募集了经费,采购枪支弹药等军火运往广州,联络广东的民间团体(会党),准备发动广州起义,所谓的为了革命成功,“国外捐钱,国内捐命”。不过由于走漏了风声,军火被扣,起义策划人之一、设计青天白日旗的陆皓东被捕就义,起义失败。

由于在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国土。所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孙中山在台湾与日本革命人士,以及南洋的菲律宾革命人士,还有各国华侨中的革命人士,共同筹集经费,采购军火,联络广东当地民间团体(会党),策划惠州起义。起义地点为现今的深圳盐田梅沙街道的三洲田村,此处是距离宝安县府约四十公里的深山之中。起义队伍在得到军火之后,成功发动了起义,袭击了距离三洲田约十五公里的驻于沙湾的清军的一个派出机构,缴获军火若干,打响的反清的第一枪,后因后续的军火未能及时到位,起义部队就地解散。

1911年,孙中山再次筹措经费,采购军火,联络当地会党(民间团体)与海外华侨中的革命人士,再次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地点就设在广州城内。不过由于经费不足,并没有采购到当时火力猛烈的枪械与火炮,采购的武器火力与广州的总督府衙门的守军相比,大大不足。起义军也没有能够在起义之后获得清军的军火。起义很快失败,起义人员后葬于广州黄花岗,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起义五个多月之后,武昌起义爆发,起义部队迅速夺取武昌城内的军火库,获得大量的枪支弹药,当时,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出厂价18两白银,约36块银元,相对应的子弹每千颗81银元,武昌起义军夺取军火库,相当于筹集到大量的经费。而且,武昌起义的步军联络到炮兵参加起义,有了炮火的帮助,起义部队的火力大大超过湖广总督府的卫戍部队的火力,起义很快成功,从此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北伐之时,广州国民政府获得到苏联共产国际的极大的支持,大量的军火(枪炮与弹药)以及金钱送往广州,大量的苏联军事教官被送往黄埔军校与北伐部队中,有了充足的现金(经费),北伐军的进攻,势如破竹,而此时的北伐军的作战对象北洋军,常常处于经费不足的状况。

秋收起义之时,据陈独秀回忆,起义的组织者得到苏联共产国际援助的一万元钱,做为起义经费。在秋收起义之前的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攻击在南昌城内的张发奎的部队,缴获了8千多支步枪、80多万发子弹和数门大炮,也算是相当于迅速筹集到大量的经费。实际上,如果不是为了缴获这批军火,起义部队完全可以不在南昌城内开战,而是直接奔赴到沿海地区,接受苏联用海船运来的军火。因为当时张发奎并不十分反共,与蒋介石与汪精卫相比,张发奎对共产党比较友好。后来起义部队打到沿海之时,苏联的军火并未送到,相当于部队经费得不到接济。虽然起义部队在沿海富裕地区没收了很多富人的大量银元,经费充足,但是由于不能用这些金钱及时采购军火,所没收的银元很多都分给了起义士兵。部队打散之后,叶挺与周恩来等人带着一位挑着一担银元的财务人员到达海陆丰地区,但是不久,这位财务人员挑着这一担银元逃走了,叶挺与周恩来等人在当地农会的帮助下到达香港。

逃到香港的叶挺,很快回到大陆,与张闻天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据参加起义的人员回忆,为了广州起义的成功,苏联共产国际送来了三十万美元。当时的三十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900万美元,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为6000万元。由于在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攻击了张发奎的部队,而叶挺发动广州起义之时,张发奎正率部驻守在广州附近,所以张发奎立即调集部队,打击起义军,同时叶挺的部队对广州城内的军火库久攻不下,最后起义失败。

当然,共产国际送来的三十万美元,叶挺也没有得到,后来叶挺流亡海外时,在德国曾经以卖菜为生,非常穷困。

后来,在江西苏区,据一本记述井冈山时期财政状况的书籍记载,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是靠没收当地富人的家财,当地富人的家产没收殆尽之后,就采取军事行动,红军长途奔袭远处的富裕地区,比如潮汕地区,对富裕地区的富人的家产加以没收,对富裕地区的平民的钱财,是打借条借来用,以此维持共和国的财政。同时,在战斗中缴获武器,也是相当于获得经费,以战养战。比如,第三次反围剿缴获步枪1.5万支,按时价每支步枪36银元计算,相当于获得了五十万大洋(银元)的经费。

当时的中央是在上海,后来由于从江西苏区送往上海的革命经费(一小箱子的黄金)被盗,上海的中央经费不足,被迫将中央撤到江西苏区,中央到达江西之后,毛泽东失去了对江西苏区的指挥权。

后来,同样是出于经费的原因,对于战斗行动,毛泽东指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为伤其十指,只会造成对方人员损失,对方的军火与军需物资等仍然被对方掌握,而断其一指,打歼灭战,则可以将对方的军火与军需物资全部收归己有,取得战争经费,也就是在军事意义上的发财了。

由此可见,从国共两党的革命经验来看,革命需要经费的支撑,革命过程的第一步,是取得革命经费,是为经费而战,为此而制定战略目标与战术的战斗目标。由于对目标的不同选择,也就是对经费的取得方式的不同选择,而产生了所谓的路线斗争,也就是严酷的党内斗争,这不仅仅是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地位(也就是个人能够享用多少革命经费)与权力(也就是个人能够支配多少经费),更涉及到获取革命经费的成功与否,这应该是红色记忆中的革命经验。

总之,从红色记忆来看,革命行动在具体落实之时,是为经费而战,这与经商的行动是一致的,经商的具体行动,也是为获取经商的经费(资本)的而举。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