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至谦者至德 --- 从吴祖泰伯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崇让堂
时间:
2021-11-23 10:53
标题:
至谦者至德 --- 从吴祖泰伯说起
为远离北方少数民族,古公亶父将部落从豳地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之后,建立周国,与商朝贵族取得联姻,生下季历,季历也与商朝贵族联姻,生下姬昌。古公亶父为了周国的发展,想把周国的王位传给姬昌,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知道古公亶父的意愿之后,主动将王位的继承权转让给三弟季历,不仅如此,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还一起离开了周国,远赴长江下游以南地区,纹身断发,建立句吴国。泰伯的行为,被孔子称赞为“至德”。
泰伯推让王位继承权的行为,源于古公亶父的想法,也源于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所以,泰伯是兼顾了父亲的意愿和自己的情况之后,做出的决定。泰伯的这个决定,正是古代“谦”字的本意。
谦的本意,并非指谦虚与虚心。“谦”字左部是“言”字,表示说话,右部“兼”作声旁,也指一手拿着两束禾苗,也引申为合并。一个人说话时能把对方的想法合并思考,就能替对方着想,自然表现出谦虚。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对方而前表现傲慢,那么显然这个人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想法,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面对着一个傲慢的人的傲慢言行。
可见,泰伯推让王位的举动,是兼顾了古公亶父的想法与自己的看法,其行为可以用“谦”字来表达。泰伯把“谦”字落实到行动上,可谓“至谦”。这是至德的本质,即考虑到对方的客观与主观等情况。
其实,考虑到对方的客观与主观等情况,用一个词来表示,即是知彼。而考虑到自己的情况,也就是知己。知彼知己,是吴国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中的用语,这也是泰伯至德行为的意识基础,是“谦”字的本义。在知彼知己的前提下,对敌方,可以百战不殆,在知彼知己的前提下,对亲近之人,则可以德行圆满。
所以,谦,也就是知彼知己之后,兼顾对方与己方的意愿,顾彼顾己,照顾到对方,照顾到自己,这样的情况,正如《易经》所指,谦卦六爻皆吉,吉无不利,如同有德者照顾到各方的利益与各方的想法,厚德载物,吉无不利。
至谦者,至德也。
吴氏族人缅怀吴祖泰伯,其核心是:以谦逊之心态,怀念吴祖泰伯至谦之至德精神,以促进自身“知彼知己”与“顾彼顾己”的至谦之德行的增长,助力人生吉福的恒久。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