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吴家窑 吴王渡
[打印本页]
作者:
青龙
时间:
2021-4-22 16:21
标题:
吴家窑 吴王渡
山西朔州怀仁 吴家窑
山西朔州,位于晋北,桑干河的上游。桑干河是永定河的上游。在解放战争的土改时期,渲染“出租土地就是阶级剥削”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者丁玲,原名蒋炜,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人,在长沙读书时是杨开慧同学)所指的地方,是桑干河的下游---河北张家口涿鹿县,距离朔州有两百多公里。
在战国时期,朔州是赵武灵王的精兵产地。西汉时期,朔州的马邑之战,是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开始之处。在马邑之战的67年前,冒顿单于曾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山(在马邑西北方向约100公里处,距离桑干河约50里)七天七夜。马邑之战之后,刘邦的曾孙---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征,讨伐冒顿单于之孙军臣单于,霍去病率军封狼居胥山(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据称成吉思汗逝世后秘葬于此,是蒙古人的圣山之一,距林彪坠机的肯特省温都尔汗200多公里)以祭天,禅姑衍山(蒙古肯特山以北)以祭地,至瀚海(今俄罗斯之贝加尔湖)而还。
朔州的北秀容川,是尔朱氏集团的据点。在鲜卑族北魏孝明帝时期,契胡(羯胡)族领导人尔朱荣趁农民起义燎原之时,散家财,招义勇,给其衣马,组织起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北魏封尔朱荣为游击将军,直至大都督。尔朱荣成为关陇军事集团之始。关陇军事集团又是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六大王朝的建国主力。
北宋时期,在辽宋战争中,杨业在朔州孤军奋战(民间广为传说的杨家将的金沙滩大战),负伤被俘,绝食而死。主将潘美被削三级,第二年虽官复原职,仍旧郁郁不乐,数月而死。29年后,金国建立,又10年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国将领完颜洛索在朔州俘获,辽国灭亡。
在山西朔州怀仁县(现为怀仁市)吴家窑镇,据《杨家府演义》记载,吴家窑镇两狼山有李陵碑。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公元前99年,率吴楚剑士(多数是丹阳兵)五千人,深入匈奴,与匈奴八万主力骑兵作战,杀敌万余,力尽而降。后汉朝听说李陵替匈奴练兵,遂灭其三族。李陵被迫留在匈奴,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
宋军与契丹(辽国)之间的金沙滩大战,就发生在附近。杨家将演义中说,宋辽战争中,潘美挂帅御敌,命杨继业为先锋,率六郎、七郎出战,被困两狼山。杨派七郎突围求救。潘美因七郎打死己子潘豹,不但不发救兵,反将七郎灌醉,绑在树上,乱箭射死。杨不见七郎和救兵,又令六郎回朝,终因无援,人马冻饿,碰死在李陵碑前。实际上,《宋史》记载杨业是被俘后绝食而死的。
小说《杨家将》中,杨家将的对手是韩延寿,小说中,韩延寿又称韩昌,原本是汉族,原型叫韩德昌,韩德昌原名韩德让。因为文武超群,成为辽国的文武双状元,是辽国排名第一的英雄,萧太后赏识他的才能,将自己大公主许配给他,成为萧太后的女婿,辽国的大驸马,兵马大元帅,传说萧太后在后来下嫁给韩德让。
朔州怀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德乡、天下怀仁、怀德怀礼、怀善怀义”的美誉。怀仁的地名,来源于晋王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于云州东城,易袍马,约为兄弟,取“怀想仁人”之意,也取《论语》“怀德里仁”之意,而命县名为“怀仁”。怀仁辖4个镇、6个乡:云中镇、吴家窑镇、金沙滩镇、毛家皂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亲和乡、海北头乡、马辛庄乡、河头乡。
吴家窑位于怀仁县西南两狼山谷,是宋辽时期的古战场,吴家窑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西口古道,是经过雁门关穿越杀虎口的最早通道,是中原汉地连接北方民族最为便捷的路线。境内古迹颇多,有吴家窑古八景、龙王庙、雕窝寺、朝阳洞、寄骨寺、独木桥等景观。1946年设吴家窑市,1945年到1949年,吴家窑村曾为怀仁县委和县政府驻地。
吴家窑还是武术之乡。吴家窑朱国选老先生是有名的拳师,俗称拳棒手或拳把式。朱国选的外孙郭贵志师从朱国选中,练过金刚拳、八法拳、太祖拳、弹腿等,精于单刀、双刀、虎头钩、枪、棍、绳鞭等器械。郭贵志后师从大成拳第二代传人于永年先生。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师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后来于永年将郭贵志推荐给王芗斋,在北京进行深造。王芗斋去世后,于永年又力荐郭贵志给以技击见长的大成拳第二代传人、王芗斋先生的高徒姚宗勋先生。后来郭贵志成为大成拳研究会会长、中国大成拳---法国研究学院技术总教练。
在吴家窑两狼山生态旅游区,两狼山峰如巨笋出土,玉龙啸天,彩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将此山一劈为二,造就东西两山。两山之间,横穿南北向峡谷长20多公里,平均宽百米,东边为大峪河床,溪水长流,碧波荡漾。现建有雕窝寺、八角楼、奶奶庙、老爷庙、寄骨寺等多处景点,依山而建,翘角垂檐,雕梁画栋,非常壮观,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李陵碑”至今还立在两狼山间。
吴家窑镇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这里地势险要,是内外长城之中险要关隘,往西通往左云、右玉杀虎口,往北通往内蒙,往南通往山阴、平鲁等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煤矿数量全县第一,是全县重要的产煤发煤重点镇。吴家窑陶瓷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碗窑村是怀仁陶瓷的发祥地,至今仍保存有一些古陶瓷窑遗址。相传大同九龙壁出自于吴氏父子之手,故名吴家窑。清朝同治年间,全县烧窑户多达50余家,大多集中在碗窑和吴家窑。
中国有三处九龙壁,一座在大同,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平遥,而中国九龙壁之首是大同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东西长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壮观、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
传说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从小被立为太子,却秉性愚顽,脾气古怪,无才无德。朱元璋废其太子之位,立为代王,镇守大同。代王之妻,是开国元勋大将徐达之女,可却是个又丑又妒的泼妇。夫妻二人堪称绝配。把大同城搅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朱元璋废了代王太子之位后,又立四子继承王位。代王听到这消息后,大闹金殿嚷着也要当皇帝。朱元璋没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让代王过过“皇帝瘾”。所以,至今大同古城内还有“皇帝街”、“正殿街”、“东华门”、“大有仓”等街道名称,都是旧皇宫的遗址。宫殿修好以后,好容易才堵住了代王的嘴。
一天,这位楞王爷忽然要到燕地散散心,看看四哥朱棣。一眼相中了燕王府门前新修的琉璃九龙壁。回到大同,立即把吴家窑琉璃匠吴氏父子三人召来,命他们烧造龙壁。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
半年以后,九龙壁建成。代王一家凭栏观赏,果然高大雄伟,辉煌夺目。忽然彤云密布,雨随风势,电闪雷鸣,霹雷声中从天空飞下一黑一黄两条巨龙,在九龙壁前吐水如泉。良久,雨过天晴,手下前来禀报:龙壁后的金泊仓被霹雷砸出两眼井,井水一甜一苦。至今大同民间流传着“三步井两眼,一眼苦来一眼甜”的俗话。
龙壁前则被霹雷炸开一个深坑,集满了一汪碧水。代王就在壁前就势砌了一个水池。九龙映水,游龙戏水。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倒影池。
作者:
青龙
时间:
2021-4-22 16:21
山西运城临猗 吴王渡
范蠡离开越国之后,成为富商陶朱公,陶朱公范蠡曾经告诉“鲁之穷士”猗顿:“子欲速富,当畜五牸(雌性的牛马猪羊驴)”。猗顿便来到河东猗氏之地,畜牧“五牸”,不到十年,变成富翁,和陶朱公范蠡齐名,成为商业鼻祖。因为他发迹于猗氏,所以人们称他猗顿,他的真名字反倒失传。
猗顿所在的猗氏,是现在山西运城临猗县。临猗县也是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副总理姬鹏飞、开国上将谷景生(妻子是范仲淹的后裔,小女儿是薄谷开来)的故乡,也是《诗经》中《关睢》的发源地。
黄河三渡包括禹门渡、吴王古渡、风陵渡。禹门渡在黄河壶口大瀑布下游100里处,也称龙门,据说鲤鱼跳龙门,指的就是这里。吴王古渡在禹门渡下游100里处,吴王渡下游100里处是风陵渡。风陵渡的河对面是关中门户潼关。吴王渡的对面的渡口是夏阳渡,过河不过三百里,是十三朝古都西安。
夏阳渡也称“木罂渡”或“淮阴渡”,在陕西合阳县夏阳村,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上刻:“淮阴往事执平云,高帝何尝尽负臣。功就从龙嫌震主,势成履虎欠抽身。松间落叶推同辈,湖上烟波让古人。瞬息弓藏惊幻梦,木罂渡口迄难湮。”当年,刘邦之兄刘仲为合阳侯,合阳侯之子的刘濞曾被封为吴王,据称因此在夏阳渡对面的渡口被称为吴王渡。但是也有人说,因为这里的三千多居民主要是姓吴的与姓王的,所以称为吴王村,曾称"魏王寨”,又称"吴王寨”,因此渡口被称为吴王渡。吴王古渡在山西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始建于公元前636年,由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所建。
据记载,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引十万汉军来到吴王渡下游40里处的蒲津渡(又叫蒲坂关),蒲津渡的河对面即关中要隘临晋关,韩信的敌手西魏王魏豹在此抗拒韩信,韩信声东击西,在蒲津渡让灌婴带领1万兵马和百只渡船,大张旗鼓,迷惑魏豹,让魏豹将兵力集中到这里。然后,韩信暗中与曹参率主力从上游吴王渡的对岸夏阳渡,以"木罂缶(大肚小口的陶罐古称罂)”扎成木筏,偷渡登上黄河东岸,直捣魏王豹的行宫安邑,活捉魏王豹,再战燕赵,遂解成皋之急。从此,夏阳渡一时名声大震,人称“木罂渡”或“淮阴渡”。明万历年间,合阳县令刘应卜作《吟淮阴渡》记叙这段战事:“木罂飞渡列艨艟,相拒蒲津让首功。坛上英雄随水去,涛声犹似战河中。”
吴王村位于黄河东岸的山坡上,现辖三个自然村,吴王老村、吴王新村、吴王庄。在吴王村东城门,有一城楼,城门上方是一块长方形的匾额,端端正正写着“吴王古渡”四个字,吴王渡就在这高垣之上的黄河岸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投入重兵争夺吴王古渡。十多年前,沿河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这样的寨门,因为保存不如吴王的寨门完好,又影响通行,都陆续拆去。吴王村寨门便成了黄河东岸难得一见的古代城楼,孤傲地耸立在黄河岸边。
陕西网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900万元,于2007年8月16日开工,在山西临猗县角杯乡到陕西合阳县洽川镇的黄河两岸兴建一座浮桥,2008年5月5日建成,浮桥长600米,浮桥主车道宽8米,由30组钢铁舟船组成,双向行车。最大载重量120吨。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