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吴氏
标题:
泰伯立国之处 古代雄兵之源 季子晏子封地之所在 --- 丹阳郡
[打印本页]
作者:
青龙
时间:
2021-4-22 15:47
标题:
泰伯立国之处 古代雄兵之源 季子晏子封地之所在 --- 丹阳郡
泰伯立国之处 古代雄兵之源 季子晏子封地之所在 --- 丹阳郡
丹阳,是一个典型的楚国地名,楚国在西周时期的国都,名为丹阳,地点在汉江的上游支流、河南南阳的丹江之北,故称丹阳。位置在现在的河南南阳淅川县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共有的丹江口水库附近。
东周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自封为王,称为楚武王,楚武王之子楚文王在继承王位之后,将楚国国都从丹江北岸的丹阳,向南迁徙四百里,迁至长江中游北岸的郢都。
然而,大家知道,在长江下游江东地区,现在也有一处,地名为丹阳,即江苏镇江丹阳市。丹阳市初名云阳邑,后又曾名为曲阿、凤美。民国元年丹阳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后属镇江。丹阳市境内的文物众多,有南朝齐梁陵墓石刻,还有以古吴文化为主线、以季子庙为核心的祠庙建筑群 --- 丹阳九里风景区,素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此处丹阳名称的来历,有的人认为是战国时期楚国占领越国的古吴故地之时,将楚国的丹阳之名移到此处,从而在汉朝时期,汉武帝将秦朝的鄣郡更名为丹阳郡(治所在宛陵,即安徽宣城)。丹阳郡的下辖范围包括皖南地区(徽州地区)与江苏南京、镇江句容、常州溧阳,浙江湖州西部地区。
也有人认为,《晋书·地理志》将“丹阳”记为“丹杨”,缘于“山多赤柳而名”。还有人认为,丹阳之县名见于《秦始皇本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0年)东巡,过丹阳至钱塘(今杭州市),在江南名邑丹阳设县),《太平寰宇记》云:“赭山(在安徽芜湖)亦名丹山,唐天宝中改为绛岩山,丹阳之义出此。山临平湖,湖亦以丹阳名。有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一诗: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丹阳湖古称“巨浸”,简称丹湖。湖面最大之时有4000平方公里,与现在的鄱阳湖面积相仿,后屡经围垦,古丹阳湖成为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解放初期,丹阳湖湖区面积357平方公里(包括石臼湖在内)。湖身为带状,南北狭长。湖水一般深2~3米,最深处7米。湖水会于姑孰溪,注入长江。1966年,南京军区围垦丹阳湖20平方公里,称为丹阳湖军垦农场。围垦后的丹阳湖,只剩下运粮河等水面,丹阳湖已不存在。
还有人推论,在镇江大港出土的“宜侯夨簋”之“宜”字,实为“丹”字,宜侯即丹侯,也即丹阳侯。或“宜”字实为“宣”字,即安徽宣城之地。这里是古代吴国国君周章的活动区域。
据考证,陶渊明的隐居地,也是在这里的姑孰横山。姑孰横山在现在的安徽马鞍山市与江苏南京市交界处,古称衡山、藩篱。《史记》、《左传》、《越绝书》中记载“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而至于衡山”。“衡山”即在这里(有人认为,在汉朝之前,南岳指江东衡山,即姑孰横山,汉朝武帝封安徽安庆天柱山为衡山,隋朝将湖南湘山改称衡山)。据说这里还是泰伯、仲雍从岐山周国奔荆让国、来到江南,自号句吴、建国立业的地方。后来,伍子胥建姑苏城(苏州)为吴国国都,姑苏之名,即来自于古吴故都“姑孰”
隐士陶渊明的名篇《饮酒》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横山古称“藩篱”(也即是梅里,即是泰伯仲雍建立句吴国的梅里),因地处江东,也称“东篱”。直至南宋,对横山仍有人沿袭“东篱”的称谓。
比东晋陶渊明大二百多岁的陶渊明的同宗---三国时期的陶谦,也是丹阳人。姑孰大地,古之丹阳,是陶姓望族居住地,也是“丹阳陶”之所在。陶谦是徐州牧,溧阳侯。曾杀掉曹操的父亲曹嵩(刘邦的挚友夏侯婴的后裔),陶谦在三国群雄之中的立足之本,被认为是依靠丹阳雄兵之战力。
丹阳兵指在丹阳郡招募的士兵。尉缭子曾说: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孙武也。春秋时期,孙武子在柏举之战,以三万吴军,千里奔袭,攻陷楚国国都--郢都,这三万之兵,即是春秋吴国之兵,兵员主要来自于古吴故地的丹阳之境。而在柏举之战之中,擅自首先以五千精兵冲击十万楚军方阵的夫概,其辖下之兵,也是来自于丹阳兵。
因为夫概曾被封在浙江湖州长兴县,现在的长兴县,有长城,谓夫概城。这里也属古丹阳的范围。
这里还有齐国晏子的封地,现在名为晏子乡(浙江湖州安吉县,与安徽宣城广德县毗邻),是吴国国君将女儿嫁给晏子后,封给晏子的地域。《吴地志》曾记载:晏子娶吴王女,筑城于此。至今耕者得黄金,状如菱角。这里也是秦朝时期的鄣地,即现在的彰吴乡,至今还留有晏子城遗址,在长兴县西南四十里处。
晏子是齐国名臣,长得矮小瘦弱,但非常有才华。曾劝齐王疏远孔子,晏子在二桃杀三士之后,向齐王推荐穰苴(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与孙武子同为田完<也既陈完>后裔)。晏子曾说:谦让,是德行的主要内容,谦让就叫美德。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夺之心,所以利益不可以强取,想着道义胜过争夺利益。道义,是利益的根本。
晏子的封地与季子的封地,同属古之丹阳。季子曾劝晏子放弃在齐国的利益与地位,晏子也听从了季子的劝告,从而避开了后来的灾祸。这也许也是季子希望晏子与吴国联姻的一个举动。
汉武帝时期,李陵率五千吴楚剑士,在大草原上抗击匈奴八万骑兵,战败而降,五千士兵只有四百人撤回汉地。这五千吴楚剑士,也主要是丹阳兵。到了三国时期,袁术曾说:此地精兵辈出。孙策在此招募500丹阳兵,而后去投奔舅舅吴景,从此发迹。陶谦曾率丹阳兵抗击曹操,还向刘备赠送几千个丹阳兵,刘备从此得以骋驰天下,建立蜀国。
丹阳之地,是泰伯仲雍奔吴之处,泰伯在此立国之时,即筑城挖沟,注重军事,以此对抗山越民族的侵扰,从而,吴越之民相互交融,养成果劲民风,成为精壮的兵源之地。
欢迎光临 当代吴氏 (http://ddwu.net/dwu/)
Powered by Discuz! X3.2